2017/02/18

躁鬱症的認識與理解

[疾病專論] 躁鬱症的認識與理解

躁鬱症是一種情緒交替變化的精神障礙。躁鬱症的患者,他的心情會像海盜船一般,反覆地在狂躁和憂鬱間擺盪。在狂躁期患者會變得極度亢奮、活力充沛、坐立難安,而在憂鬱期時又變得像消風的氣球一樣,精神萎靡不振。十九世紀末,精神醫學的開創者愛彌爾克普林,便將這類疾病命名為"躁鬱精神病"。
躁鬱症有可能會出現哪些行為(症狀)呢?透過一些自我量表,我們可以發現以下的症狀:
躁期症狀
鬱期症狀
睡眠變短
精力充沛,坐立難安
思考速度飛快
說話滔滔不絕
充滿自信
注意力無法集中
無節制的行為(購物、性行為)
睡眠變長,或失眠
整日疲累無力
有顯著焦慮,緊張激動無法靜止
動作遲緩
注意力,記憶力下降
出現死亡意念、自殺想法
胃口改變
從這些症狀顯示,躁鬱症的患者交替著出現幾乎是相反的症狀,在躁期精力充沛,鬱期疲累無力,在躁期充滿自信,在鬱期有自殺想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奇怪的精神狀態呢?目前的精神醫學認為有三類病因分別是腦部化學物質不平衡心理創傷及社會的負面經驗所致。依著此三類的病因,躁鬱症成了難治療的疾病。
我們的老祖宗也有人有躁鬱症,在《素問˙陽明脈解論第三十》提到一段話:「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踰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它的意思是,得了陽明病的人,到了嚴重時覺得整個身體熱,不想穿衣服,所以把衣服脫光光,身體充滿活力,跑來跑去,跑到高處去唱歌,有時甚至幾天不吃飯也沒關係,體力好到都能爬上平時爬不上的屋頂了!這段生動的描述,不難看出一個躁期發作的症狀。
中醫如何看待躁鬱症呢?這得先從中醫的生理觀點著手。中醫把人體分成能量與物質兩部分能量的部分稱為陽,而物質的部分稱為陰。陽影響著一個人的精神狀態、體力、生長發育能力、各細胞組織器官之功能表現等。而陰代表著各細胞組織器官之型態是否正常完整,是否有廢棄物堆積,是否能把陽收藏在各細胞之中。因此,站在中醫的健康觀點,人體應該要充滿能量,而且這些能量是妥善地被收藏在各個細胞組織器官中,各個細胞因為充滿能量而能維持正常功能,但體內不會有多餘而不能被細胞利用的能量(老祖宗用簡單的「陰平陽祕」四個字來描述這樣的狀況)
然而,當體內的陽,無法被細胞組織器官妥善利用時我們稱為「浮陽」或「陽亢」,此時會反應出一些症狀。例如:影響精神層面而造成精神過度亢奮思緒飛快、過度自信、注意力無法集中、說話快無節制行為等現象。當過多陽在四肢,則造成人坐立難安、好動。夜晚時,陽無法收入體內則難以入睡或睡眠易醒此外浮陽會讓人感到燥熱而好動,所以患者有脫衣服爬高處的現象。另外這些陽若積在大腸,會強化大腸吸收水分的能力,造成大便堅硬乾燥而便祕。
陽應該被身體收藏,以維持正常生理機能而今陽無法被收藏,所以在躁期這些能量因精神過度亢奮而消耗後,身體便會出現能量不足之訊號,此時便是鬱症發作的時期。所以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發現,身體缺乏了能量,精神變得萎靡不振、抑鬱、記憶力差、甚至連生氣的力量都沒有;消化系統因為缺少能量造成食欲不振亦或是即便能吃東西但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無法吸收足量養分身體代償地想透過增加睡眠來補充體力,無奈的是,自身能量已耗盡,又無法從食物充分吸收營養及能量,即便睡眠時間拉長仍無法補足身體所需造成整日疲累。
從這樣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躁鬱症的躁期是陽過度的外顯而消耗,而鬱期則是陽耗盡後隨之而來之症狀,因此在躁鬱症的治療上,便可以依著陽的狀況衍生出相對應的治療。在躁期時,針對外顯的陽,可以透過鎮靜潛陽的藥物,並且搭配一些調理腸胃的藥物,一方面幫助身體回收這些能量,一方面鞏固腸胃道消化吸收養分的能力,則可以降低陽被耗盡的機會。如果有伴隨著便祕,或是口乾燥舌燥的情況,再搭配一些排除燥屎清除浮熱的藥物,則有助於躁症情況的緩解,並且預防後續鬱症的發作。如果在鬱症期,則主要以補陽、行陽(促進能量流通)之藥物,讓身體各部位能夠快速的得到充電,同樣的搭配鞏固腸胃消化道能力的藥物,讓身體恢復由食物取得養分的能力,當身體的陽足夠時,抑鬱及疲累的症狀即可消解。此外,如果體內有代謝不掉的廢棄物堆積,亦可搭配一些祛瘀的藥物,幫助身體恢復正常。
通過了以上的分析,想要跟大家分享,躁鬱症是可以透過調理而獲得治療的,他不是一種虛無漂渺的精神疾病。雖然產生躁鬱症的原因,西方醫學仍不甚了解,但站在中醫能量和物質平衡的觀點,疾病演進的理路是相當清的。透過「陰平陽祕」的原則,讓患者的各個細胞組織器官能收藏能量,便可以把這種”陰陽失調”的狀況重新校正回來。